相关栏目
  通知公告
  常州物业
  行业动态
  行业培训
  党建引领
 
   
老小区和次新小区怎样才能真正管理好?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政府托管模式
信息来源:常州日报   2014/9/2

  今年夏季,一些小区环境脏乱、绿地空秃、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成为投诉焦点。

  经调查,住宅小区管理是城市长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,问题尤其集中在次新小区、老小区和安置小区,主要存在四类问题:一是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,保洁人员严重不足,保洁次数不够,造成垃圾满溢、环境脏乱;二是绿地空秃、毁绿种菜、散养家禽等现象时有发生;三是随意停车,损坏公共设施,小区物业维护管理不及时;四是住户装修,建筑垃圾清理不及时,垃圾偷倒现象严重。

  依据我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标准,小区环境卫生、绿化、设施管理、安防、秩序五类问题都有管理要求、整治标准及时间限制,如单元电控防盗门不关闭、人为损坏的,6小时内关闭、修缮;门岗、车库挪作他用的,7天内恢复正常使用;绿化受损,有占绿、毁绿现象的,7天内限期整改、恢复绿地,等等。

  为何偏偏管不到位呢?

  原因有三:管理主体不明,街道和社区对物业公司、业委会缺乏有效制约,导致小区管理矛盾多;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全,管理养护不及时,加速设施老化,导致管理难度大;物业以盈利为目的,管理上能省则省,经费投入不足,管理、巡查防护不标准,导致小区管理水平低。

  对于老小区和次新小区,市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政府托管模式,从组织构架、管理模式、管理机制等方面,逐步实现全面管理、精品管理目标。

  组织构架上,明确管理主体。确立街道为管理主体,组建物业公司或成立老小区(安置小区)管理办公室,社区引导业委会进行监管,由原来业委会选择物业公司,社区进行监管的管理体系转变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,将住宅小区逐步纳入政府管理之列。

  管理模式上,由街道直管物业公司(或管理办公室),要求物管配足、配强保洁队伍,完善小区各项管理。同时,提供有偿应急维修服务,畅通维修渠道,及时消除各类隐患,化解小区矛盾。

  经费投入上,保证资金合理使用。用好每年下拨的老小区扶持资金,实行专款专用;充分利用小区现有资源进行运作,弥补管理服务开支的不足;培养小区居民树立“花钱买服务”理念,提高物业管理费收缴率;统筹辖区小区管理经费,以盈利小区弥补老小区,逐年增长投入比例,并积极争取市级资源和老小区整治项目。

  对其他完全市场化物业管理的次新小区,在考核力度上层层把关、层层考核,实行居民满意度测评。对没有申领资质证书的物业企业,年检时暂停发放营业执照,杜绝使用无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。

  在此基础上,分清管理职责,加强停车管理,所有停车费实行专款专用,用于道路破损等修缮。同时,建立建筑垃圾吸纳场所,杜绝随意倾倒。

  市民可通过12319平台和微信平台czcg12319出谋划策,共同维护小区环境。


免责声明:
  本信息内容由常州市物业管理网提供及维护,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
[打印本页]    [关闭窗口]
版权所有:常州市常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  建议使用IE6.0以上,分辨率1024*768浏览本网站
Copyright @ 2013 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地址:常州市天宁区晋陵中路607号3号楼2楼   电话:0519-86621605   苏ICP备13049012号-1   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刊登的部分信息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,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,如果侵犯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